2019年10月1日,电影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上映,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。这部电影通过讲述中国成立、统一与发展的历史,不仅让人深切感受到国家的力量,还将国庆的气氛推向了顶点。影片中,有一个故事特别令人印象深刻,那就是香港回归的历史性时刻。
自鸦片战争以来,中国历经屈辱与挑战。在中英签订的《南京条约》后,香港岛落入外人之手,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,香港一直在外国统治下。那段时期,我们饱受压迫,但同时也奋发图强,始终没有放弃收复失地的梦想。经过百年努力与艰辛,终于在1997年,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怀抱,成为中国的一部分。
然而,香港回归的夜晚并非一帆风顺。回归仪式前夕,英国方面企图通过一系列小动作,企图破坏香港的正常交接。此外,我方的士兵们因高强度的训练而发生了一些意外状况,增添了不少不安定的因素。
“主权问题不容谈判。”这是邓小平在1982年9月,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讨论香港问题时所说的话。这句话一针见血地传递出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坚定立场。
展开剩余83%1982年9月,撒切尔夫人受邀访华,她知道此次访问注定绕不开香港的归属问题。在访问前,她已经积极在国际舆论中为自己争取有利地位,并凭借其强硬的政治手腕,似乎对能够确保香港继续由英国治理充满信心。然而,当双方正式谈判时,邓小平坚定不移的立场让她措手不及,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已是不可阻挡,香港回归的脚步已不可避免。
最终,经过一系列艰难的磋商,撒切尔夫人于1984年签署了《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》,虽然她心情极为不快,但这份协议标志着香港回归的法律基础已然奠定。然而,英国并没有完全放弃抵抗。在交接仪式的细节安排上,双方也经历了无数的争论与协商,甚至在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上也产生了分歧。
例如,对于人物登场的顺序,中国传统中,重要人物往往应最先登场,而英国却坚持其自有的秩序。经过多次僵持,双方最终达成妥协,各自按传统顺序登场。这些看似细小的争执背后,实际上反映出两国之间文化的差异与各自的坚持。
而最为敏感的,莫过于国旗的升降问题。中国外交部明确要求,英国国旗必须在7月1日之前降下,为五星红旗的升起腾出时间。然而,英方却一再拖延,百般挑剔,甚至在最初的谈判中拒绝了中国提出的合理要求。最终,在中国外交官强烈抗议下,英国才勉强同意了我们提出的方案。
在此期间,国内的旗手和军乐团也为这一历史性时刻进行着紧张的准备。升旗仪式上的每个细节都关乎国家的尊严与形象,因此参与仪式的每一位成员,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紧张,确保一切无误。为了这一天,挑选出来的军乐团和仪仗队成员,都经历了层层选拔与严格训练。尽管许多人都是资深的老兵,参与过无数庆典和任务,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他们依旧进行了密集的高强度排练。
在军乐团的排练中,每一个音符的吹奏都要求完美无瑕。为此,他们创作了全新的乐曲,并进行反复演练。队员们有的人因练习过度,舌头起了血泡,有的人练到口腔溃疡,但每个人都没有抱怨,依然坚韧地继续前行。
而仪仗队员们也毫不逊色,他们按照实际交接场地的尺寸搭建了1比1的训练场,为了适应实际环境,他们常常昼夜颠倒,进行夜间训练。作为升旗手的朱涛,肩负着举国瞩目的责任,他必须确保五星红旗在午夜零点准时升起,并在国歌结束的那一刻,旗帜能够精准到达顶端。
为了这一任务,他在20天的训练中,破坏了两双手套,重复升旗动作超过五千次。高强度的训练虽然让他出现了肌肉拉伤,但他依旧坚持,甚至瞒着他人继续训练。为了掌握节奏,他常常反复听录音,并一遍遍练习,直至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,包括英国国歌的播放时长和国旗降落的时间。
当他们到达香港进行实地踩点时,发现了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细节,所有队员都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调整,为确保升旗仪式万无一失,他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然而,“天有不测风云”,在正式升旗时,英国方面故意加快了自己国旗的升降速度,导致中间产生了长达12秒的停顿。这12秒,对于朱涛而言,简直是度日如年。
由于长期的高压训练与心理负担,朱涛在仪式前几小时便开始流鼻血。为了避免尴尬,他急忙用水清洗止血,并将棉球塞进鼻腔。可是,在那12秒的等待时间里,朱涛因过度紧张再次流血。他毫不示弱,将鼻血吞咽下去,仅凭微微喉咙的动静,外人未曾察觉。然而,这个细节背后却体现了他坚定的决心与责任心。
终于,随着国歌奏响,朱涛的心情也渐渐平静。在国歌的节奏下,他稳稳地升起了五星红旗。当旗帜在国歌结束时稳稳地到达旗杆顶端,那一声“嘭”的撞击声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宣告结束,香港回归祖国的时刻也宣告正式到来。
这一刻,世界上的每一位华人、华侨,以及所有期待着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者,眼中无不涌动着热泪。香港回归,不仅是对祖国实力的展示,也向全世界宣告着,任何企图分裂中国领土完整的人都将遭遇坚决的反击。
这次历史性仪式上,许多中国人展现了不畏艰难、迎难而上的精神。仪式的背后,离不开他们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与毅力。即使在面对英国方面的暗地使绊和自身的困难时,他们依然保持冷静,以不畏艰险的姿态,圆满完成了这一庄严任务。
回顾香港回归后的20多年,祖国始终坚持“一国两制”的方针,让香港继续保持其独特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方式。如今的香港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,日新月异,繁荣富强。香港市民的归属感也日渐增强,越来越多的人自豪地宣称:“我是中国人!”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